小型PLC在國內市場的格局和變化
中國的機械市場在不斷成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自動化產品也在不斷的推出,工業自動化產品從原始的無自動化或低自動化狀態向較為基礎的自動化程度發展。從進入中國的時間看,日系占優。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自動化巨頭西門子在中國的根植和經營不斷深化,其代表性的小型PLC產品,S7-200逐漸現露頭角。市場的需求已經明確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更加苛刻的性價比要求。在功能上,要適應中國制造水平的上升,對傳動和運動控制的需求要有充分的滿足。在價格上,則必須緊跟,甚至敢于領先這種下行趨勢。
到今天為止,從金額上看,西門子在小型PLC市場占據第一位,份額略超過30%。三菱PLC僅隨其后,約為四分之一。歐姆龍在11%強,臺達則略過8%。區域增長點:由于華東、華南地區PLC應用較為普遍,市場規模接近飽和,除了PLC更新影響因素外,新的PLC市場增長點不明顯;而華中、華北、東北地區國家區域經濟、城市戰略的確定,武漢城市圈等的興起,以及經濟增長中更加注重環保、節能,工業領域對于PLC應用需求將隨之增長,同時南昌、合肥、鄭州、太原等地大規模建設城市軌道交通,PLC市場規模也將水漲船高,這些區域未來PLC應用市場潛力巨大。
另外需要描述的本土廠商的發展,盡管還不能稱為成氣候,但是一些力量已經在醞釀之中。大約有10-15家本地公司已經推出了小PLC產品。其流派也大約分為三到四種。一類是生產與大廠,譬如西門子,兼容的外圍模塊產品,伴隨著量的積累,也開始逐漸仿制PLC本體。二類則是生產其他FA產品的公司,譬如變頻器或HMI廠商,通過在多年經營或者上市或取得資金和經驗,開始逐漸完善FA產品線,小PLC無疑是關鍵一坎。三類則是過程領域的自動化大廠,其已經在DCS領域取得了相當成功,業務拓展使其試水小PLC市場。四類則是一些原發性的控制器廠商,從某些行業定制的工業控制器出發,嘗試開發PLC類的通用工業控制器平臺。但無論是哪一類,或者研發力量不足、或者制造水平不過關、或者缺乏OEM市場營銷的經驗和渠道,現在能夠在市場份額上得以體現,還沒有。潛龍在淵,其時未到。
市場需求和格局的變化,工控自動化行業增長點:由于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水處理對于PLC應用需求也隨之增長,另外國家加大對于鐵路、軌道交通建設的投入力度,未來對于大型PLC的應用需求必然有所提高,是大型PLC應用的市場增長點。
近兩年大家看到臺達的突破在前,十余家本土企業的努力在后。但現在看來,臺達更進一步,相當困難,本土企業的成長,仍然需要醞釀。這股力量還處在蓄勢之中,三五年內無法改變市場格局。
在小型PLC市場,需要關注本土力量。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幾年前,我們還經常形容,純粹本地的PLC銷售不足千萬。但是到今天,即使不論臺達的成功,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進入PLC市場,并且采用一種更加有效的進攻方式,往往已經在變頻器領域取得了成功,開始策劃整體的FA方案,進入PLC、HMI和伺服領域,以北京和利時為代表的本土廠商就是這樣。這比以往單純投入PLC業務,更加容易被市場接納。相信,如果未來格局發生變革,則第一波就在小型PLC,發起者就是本土廠商。